子弹蚁,被咬后会痛不欲生(使人昏厥休克)

发布时间:2018-04-26   来源:热点资讯    点击:   
字号:

【www.aromaearth.com.cn--热点资讯】

朋友,你听说过子弹蚁吗?没听说过不要紧,想想一样,如果你被子弹射中,会有多疼呢?而子弹蚁如果要你一口,可能比被子弹击中还要疼上好几倍,有的人甚至被子弹蚁叮咬后通至昏厥,而且子弹蚁不仅有毒还十分凶猛……

一、子弹蚁咬人有多疼

子弹蚁,被咬后会痛不欲生(使人昏厥休克)

子弹蚁有四分之三英寸长,在受到惊吓或打扰时会跳跃逃走。它们上颚强壮有力,并且有厉害的尾刺,虽然不是食人蚁,但攻击力超级恐怖。它们在地下筑巢,特别是植物的根部,捕食小昆虫。是世界上最大的蚂蚁种类之一,这些一英寸长的昆虫的名字是根据它们的毒刺命名的,被它们叮后产生的痛感,就像被子弹射中一样,它们会分泌一种毒素,昆虫和小型的蛙类都是它们捕食的对象。

子弹蚁,被咬后会痛不欲生(使人昏厥休克)

"让子弹蚁咬你一口,你不会死,但你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子弹蚁也正是由此得名。子弹蚁的叮咬是一种最疼痛的叮咬。在施密特叮咬疼痛指数中,子弹蚁被描述为“带给人一浪高过一浪的炙烤、抽搐和令人忘记一切的痛楚,一煎熬可以持续24小时而不会有任何减弱。”和它们的祖先一样,子弹蚁咬人是在所有昆虫里最痛的,如果不幸被咬到,必须承受24小时的剧痛。

二、子弹蚁成人礼

子弹蚁,被咬后会痛不欲生(使人昏厥休克)

在亚马逊土著的成年礼中,这种蚂蚁会被织进袖子里给青年男孩穿上。 参加成年礼的男孩必须忍受这种剧痛,象徵自己已经变成真正的男人。这些一英寸长的昆虫的名字是根据它们的毒刺命名的,被它们叮后产生的痛感,就像被子弹射中一样。

子弹蚁,被咬后会痛不欲生(使人昏厥休克)

大部分科学家称,这种昆虫的毒刺使人产生的痛感最为剧烈。辛辛那提动物园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馆馆长兰迪·摩根马说:“我曾被子弹蚁叮咬过,我感觉与其他毒虫相比,那种痛感是最剧烈的。它能持续24个小时,我一直感觉好像有人用棒球棍重重地击打我,那种疼痛深入骨髓,令人难以忍受。”

三、子弹蚁国内无天敌

曾有人把子弹蚁偷渡到国内,然而子弹蚁在国内没有天敌,如果入境,可能将导致子弹蚁泛滥成灾,破坏生态系统平衡,所幸这外来物种子弹蚁成功被查获。

子弹蚁,被咬后会痛不欲生(使人昏厥休克)

活体蚂蚁以虚假申报的方式意图从德国辗转空运至成都,却在空港入境快件中被截获下来。四川检验检疫局机场办立即做好疫情防控处置,组织对该两批货物进行消毒处理,并送实验室作品种鉴定和疫情监测。

子弹蚁,被咬后会痛不欲生(使人昏厥休克)

在四川检验检疫局保健中心实验室内,这些浑身黝黑的“偷渡客”看起来令人感觉肉麻。据实验室工作人员核对,两批次蚂蚁共有1012只。大多数试管内只有一只蚂蚁,每只试管长约10厘米,口径约2厘米,底部盛放有5毫升透明液体,两头塞有粉、白、蓝色的棉花,中间一只黑得发亮的蚂蚁或耀武扬威,或上蹿下跳,精力极其旺盛。

子弹蚁,被咬后会痛不欲生(使人昏厥休克)

经过长途跋涉,这些试管中有部分蚁后已经产卵,通过管壁,可以清楚看见像细细密密的水珠状的虫卵。蚁后最多时一天可产卵达两千多粒,蚁群发展会非常迅速。这种没有天敌的蚂蚁,会对本地生态环境带来巨大风险,进而造成外来生物物种入侵。此外,境外活动物本身可能携带各种外来疫病疫情,极可能对农林业生产安全和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推荐你看:

食人蚁,恐怖肉食蚂蚁(真实事件记录)

爆炸蚂蚁,会自爆的虫体炸弹(保护种族)

巨型蚂蚁,战力凶猛猎物瞬间变白骨

蓝环章鱼的皮肤很奇怪,像变色龙一样会根据环境变色,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它就会幻化出带有荧光蓝色的皮肤,以此警告敌人。蓝环章鱼的毒素和河豚的是一样的,是最毒的海洋生物之一,必须做人工呼吸,否则会渐渐窒息,重者致死,目前还没有解毒剂。

蓝环章鱼有剧毒

蓝环章鱼,被咬一口毙命(剧毒无解)

蓝环章鱼与箱水母是两种最毒的海洋生物,它体内的毒液可以在发作后数分钟内置人于死地,蓝环章鱼尖锐的嘴能够穿透潜水员的潜水衣,目前医学上仍未有解毒的方法。人被这种章鱼蜇刺后几乎没有疼痛感,一个小时后,毒性才开始发作。

蓝环章鱼,被咬一口毙命(剧毒无解)

蓝环章鱼不会主动攻击人类,除非它们受到很大的威胁。大多数对人类的攻击发生在蓝环章鱼从水中提起来或被踩到的时候。

蓝环章鱼,被咬一口毙命(剧毒无解)

蓝环章鱼是已知毒性最猛烈的有毒动物之一。尽管体型相当小,一只蓝环章鱼所携带的毒素却足以在数分钟内一次杀死26名成年人。而目前还无有效的抗毒素来预防它。

蓝环章鱼,被咬一口毙命(剧毒无解)

蓝环章鱼的毒液能阻止血凝,使伤口大量出血,且感觉刺痛,最后全身发烧,呼吸困难,重者致死,轻者也需治疗三四周才能恢复健康。

本文来源:http://www.aromaearth.com.cn/news/6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