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渊穴的准确定位图】太渊穴

发布时间:2020-04-03   来源:热点资讯    点击:   
字号:

【www.aromaearth.com.cn--热点资讯】

太渊穴位位置

标准定位:太渊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该穴为人体手太阴肺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太渊穴位于掌后腕横纹桡侧端,当桡侧腕屈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凹陷处。

太渊穴位位置图

太渊穴的准确位置图

太渊穴位于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

取穴方法

患者采用正坐,伸臂仰掌的取穴姿势,太渊穴位于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手腕部位,手腕横纹上,拇指根部侧)即是。

穴位解剖

太渊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桡骨骨膜。有桡动、静脉。分布着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皮肤由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针在皮下筋膜内,经桡神经浅支、头静脉与桡动脉掌浅支之间,穿前臂筋膜,在桡动、静脉外侧,拇长展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达深部桡骨骨膜。前肌(腱)由桡神经支配,后肌(腱)由正中神经支配。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桡侧腕屈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深层有桡动、静脉干经过,有正中神经肌支和骨间后神经(桡神经分支)分布。

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及桡动、静脉。

太渊穴的作用

附注:手太阴经所注为“输”;肺经原穴;脉会太渊穴。

太渊穴意义:肺经经水在此散而化为凉性水湿。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凉性水湿之气。

按摩太渊穴的作用

运行规律:本穴气血的运行是由地之天部流落地之地部,在由高位流向低位时,经水大部分化为水湿气态物逸散于天部层次。

太渊穴的功效

散化肺经地部水湿,向天部输送肺气。

太渊穴有止咳化痰,通调血脉,宣肺止咳,宽胸利气的作用。

太渊穴为手太阴肺经之原穴,为肺脏原气经过和留止之处,又为五输穴之输穴,配五行属土,为肺金之母,故擅治肺气虚诸证。

太渊穴为脉之会穴,故可治血脉闭阻之无脉症。

手太阴经筋“下结胸里……抵季肋”,故太渊穴治疗肋间痛。

“还循胃口……从肺系横出腋下”,故太渊穴能治胃肠病、咽喉病。

太渊穴有顺气平喘、化痰止咳之用,治肺胀、喘满、狂言、嗌干、妒乳等症,以清凉退热之功为多,凡诸郁热之宜以清凉者,皆可取此穴。

主治病症

太渊穴主治咳嗽,气喘,支气管炎,哮喘,肺结核,百日咳,咳血,唾血,咽喉肿痛,胸痹,胸闷,胸痛,胸背痛,心痛,心悸,噫气上逆,腹胀,噫气,呕吐,呕血,心绞痛,无脉症,肋间神经痛,臂内廉痛,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手腕痛,手腕无力,半身不遂,肋间痛,掌中热,目生翳膜,咽干,聋哑,无脉症,经闭,痛经等。

太渊穴主治咳嗽、气喘、咳血、胸痛、咽喉肿痛、无脉症、手腕痛。

太渊主要用于呼吸系统及心胸疾患等。如咳嗽、气喘、唾血、支气管炎及哮喘、百日咳、肺结核、胸闷、心痛、心悸、噫气上逆、心绞痛、肋间神经痛、臂内廉痛、掌中热、无脉症、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等。

太渊主治咳嗽、气喘、咯血、咽痛、胸痹、腕掌关节痛、无脉症等。

肺胸病:外感,咳嗽,气喘,心痛,胸背痛。

胃肠病:腹胀,噫气,呕吐,呕血。

妇科病:经闭,痛经。

五官病:咽喉肿痛,目生翳膜,咽干,聋哑。

经脉病:手腕无力、疼痛,半身不遂,肋间痛。

其他病:无脉症。

呼吸系统疾病:扁桃体炎,肺炎;

循环系统疾病:心动过速,无脉症,脉管炎;

其它:肋间神经痛,桡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膈肌痉挛。

穴位配伍

太渊穴配尺泽穴,鱼际穴,肺俞穴治咳嗽,咳血,胸痛;

太渊穴配人迎穴治无脉症。

太渊穴配列缺穴治咳嗽风痰。

太渊穴配内关穴、神门穴治胸痛,心悸,心痛,治失眠。

太渊穴配人迎穴治无脉症。

太渊穴配内关穴、四缝穴,治百日咳。

太渊穴配鱼际穴、肺俞穴、列缺穴,治咳嗽、气喘。

太渊穴配丰隆穴、天突穴,治风痰咳嗽。

太渊穴配内关穴、人迎穴,治无脉症。

太渊穴配列缺穴、孔最穴,有疏风解表,宣肺止咳的作用,主治咳嗽,气喘,胸背痛。

太渊穴配内关穴、冲阳穴、三阴交穴,有益心通阳,祛瘀通脉的作用,主治无脉症。

刺灸法

治法:寒则灸补,热则泻针出气。

针刺方法

一般直刺0.3~0.5寸,避开桡动脉。

直刺0.2~0.3寸,局部有酸胀感[7]。

注意:穴下有桡动脉,针刺时应避开动脉。

艾灸方法

艾炷灸1~3壮,艾条灸5~10分钟。

注意:不宜瘢痕灸,禁直接灸。

太渊穴解析

太渊为经穴名(Tàiyuān LU9)。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代号LU9。别名大泉、太泉、鬼心。属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五输穴的输穴、原穴,五行属土;八会穴中的脉会。太即甚大,有旺盛的意思,渊即深潭,此穴位局部深陷如渊,脉气旺盛,故名太渊。主治咳嗽,气喘,支气管炎,哮喘,肺结核,百日咳,咳血,唾血,咽喉肿痛,胸痹,胸闷,胸痛,胸背痛,心痛,心悸,噫气上逆,腹胀,噫气,呕吐,呕血,心绞痛,无脉症,肋间神经痛,臂内廉痛,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手腕痛,手腕无力,半身不遂,肋间痛,掌中热,目生翳膜,咽干,聋哑,无脉症,经闭,痛经等。

太渊的别名

鬼心穴、太泉穴:《备急千金要方》、大泉穴。

太渊。太,大也,极也。渊,深涧也,言穴之形态也。该穴之名乃从类象的角度描述穴位微观下的形态特征,指肺经水液在此散化为凉性水湿。因本穴位处手内横纹凹陷处,经水的流行是从地之天部流向地之地部,如经水从山之顶部流入渊之底部,故名。

太泉。太,大也。泉,水流、源泉也。本穴位处手内横纹凹陷处,经水的流行是从地之天部流向地之地部,且如瀑布飞落而下,为山上落下之大泉,故名太泉。

鬼心。鬼,与神相对,神处为天,鬼处为地,鬼在此代表地部。心,内部也,中心也。鬼心之名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流向地之地部。

肺经俞穴。俞,输也。指本穴为肺经经脉凉性气态物的主要输送穴位。本穴的气血为地部的经水,流行方式是从高位流向低位,如瀑布飞落而下,经水落下之时向空中散发大量凉性水湿之气,为肺经凉性气态物的主要输送之处,故为俞穴。

太渊穴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阳中之少阴,肺也,其原出于太渊,太渊二。

穴位名解

太即甚大,有旺盛的意思,渊即深潭,此穴位局部深陷如渊,脉气旺盛,故名太渊。

太,古作大,同大而有加甚之义。《说文解字》段注:“后世凡言大,而以其义形容未尽则作太”。渊有深义,又指口中之津。太渊为神话传说中的天池。口之津与肺之脉内外相应,亦天地合气水津四布之象,为本经原穴。“原”意为“源”,乃生命之源之意,故原穴为本经脉气之源,指脉气深聚之处,因而称为太渊也。

特异性:手太阴肺经五输穴之输穴,五行属土;手太阴肺经的原穴;八会穴之脉会。

文献摘要

《备急千金要方》:唾血振寒嗌干,太渊主之。

《玉龙赋》:咳嗽风痰,太渊、列缺宜刺。

《医宗金鉴》:主治牙齿疼痛,手腕无力疼痛及咳嗽风痰,偏正头痛等症。

《针灸甲乙经》:病温身热五日以上,汗不出,刺太渊,留针一时取之。若未满五日,禁不可刺也。咳逆,烦闷不得卧,胸中满,喘不得息,背痛,太渊主之。臂厥,肩膺胸满痛,目中白翳眼青,转筋,掌中热,乍寒乍热,缺盆中相引痛,数咳,喘不得息,臂内廉痛,上膈,饮已烦满,太渊主之。狂言,太渊主之。唾血,振寒,嗌干,太渊主之。口僻,刺太渊,引而下之。

《针灸大成》:主胸痹逆气,善哕,呕饮食,咳嗽,烦闷不得眠,肺胀膨,臂内廉痛,目生白翳,眼痛赤,乍寒乍热,缺盆中引痛,掌中热,数欠,肩背痛寒,喘不得息,噫气上逆,心痛,脉涩,咯血呕血,振寒,咽干,狂言,口僻,溺色变,卒遗矢无度。

研究进展

对肺功能有明显调整作用:用肺功能测定仪检测针刺太渊后肺通气功能障碍者的肺功能,结果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者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肺活量的比值及最大用力呼气中段流量数值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太渊有改善肺通气量的作用,可使肺呼吸功能加强。

针刺太渊穴可降低气道阻力,改善肺通气量,使肺的呼吸机能加强。

对血液运行失常及出血等疾患有较好的疗效:临床观察表明,针刺太渊对咯血及脑出血均有显著效应。

对血压有较好的调整作用:临床观察表明,针刺太渊对3期高血压有降压作用。

临床观察,针刺太渊穴对咯血及脑出血均有显著效应,对血压有一定的调整作用,对三期高血压有降压作用。

本文来源:http://www.aromaearth.com.cn/news/13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