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贞穴取穴|肩贞穴

发布时间:2020-03-20   来源:热点资讯    点击:   
字号:

【www.aromaearth.com.cn--热点资讯】

肩贞穴位位置

标准定位:肩贞穴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指寸)。

肩贞穴位于肩部后下方,当腋后纹头直上1寸处;垂臂合腋取穴《针灸甲乙经》。

肩贞穴位位置图

肩贞穴的准确位置图

取穴方法

肩贞穴位于肩胛区,肩关节后下方,腋后纹头直上1寸。垂臂合腋取穴。

正坐垂肩,上臂内收,当腋后皱襞尽端直上1寸,三角肌后缘处取穴。

解剖位置

在肩关节后下方,肩胛骨外侧缘,三角肌后缘,下层是大圆肌;有旋肩胛动、静脉;布有腋神经分支,最深部上方为桡神经。

肩贞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筋膜、三角肌、肱三头肌、大圆肌、背阔肌。有旋肩胛动、静脉。分布着腋神经分支,深部上方为桡神经。皮肤由腋神经的下支臂上外侧皮神经分布。皮下组织致密,富有脂肪。针由皮肤、皮下组织在三角肌的后部, 穿该肌表面深筋膜入肌质内。以后,针可依序入桡神经肌支支配的肱三头肌长头,肩胛下神经支配的大圆肌和胸背神经支配的背阔肌(腱),可深达腋腔。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后缘→肱三头肌长头→大圆肌→背阔肌腱。

皮肤→皮下组织→肱三头肌长头→大圆肌。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2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即肋间臂神经分布;深层有腋神经、桡神经和旋肱后动脉的分支分布。

布有腋神经分支,深部上方为桡神经;并有旋肩胛动、静脉通过。

肩贞穴的作用

肩贞穴意义:小肠经气血由此上行阳气所在的天部层次。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性温。

运行规律:分散于肩之各部。

按摩肩贞穴的作用

功效作用

散化小肠之热。

肩贞穴有清头聪耳,通经活络的作用。

肩贞穴有通经、活血、散结作用。

肩贞穴有舒筋利节作用,其所治为寒热风痹、肩中热痛、手足麻木、筋挛、肩臂不举、伤寒颔肿,凡不利于操作者,取此穴俾复其干事之能也。《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有:“治风痹、手臂不举、肩中热痛。”针之可以驱邪气,扶正气,使疾去,肩部得以端正。

肩贞穴居于肩胛区肩关节后下方,故多用于治疗肩部疾患。

主治疾病

肩贞穴主治肩胛痛,手臂麻痛,二肢不举,缺盆中痛,伤寒,寒热,耳聋,耳鸣,颌肿,瘰疬,肩胛疼痛,肩关节周围炎,腋汗,手臂不举,上肢麻木,齿痛,牙痛,颔肿,头痛,肩臂痛麻,上肢瘫痪,脑血管病后遗症,颈淋巴结结核等。

肩贞穴主治肩胛痛、手臂麻痛、二肢不举、缺盆中痛。

肩贞穴主要用于外感热病,耳疾及局部疾患等:如伤寒、寒热、耳聋、耳鸣、颌肿、瘰疬、肩胛疼痛、肩关节周围炎及腋汗等。

肩贞穴主治肩胛疼痛,手臂不举,上肢麻木,耳鸣,齿痛,瘰疬,以及肩关节周围炎等。

肩贞穴主治耳鸣,耳聋,牙痛,颔肿,头痛;肩胛痛,缺盆中痛,肩臂痛麻、不能举,上肢瘫痪;瘰疬。

五官科系统疾病:耳鸣,耳聋;

其它:肩关节周围炎,脑血管病后遗症,颈淋巴结结核,头痛等。

穴位配合

肩贞穴配肩髃穴、肩髎穴治疗肩周炎。

肩贞穴配肩髎穴、曲池穴、肩井穴、手三里穴、合谷穴治疗上肢不遂。

肩贞穴配完骨穴治耳聋、耳鸣。

肩贞穴配肩髃穴、肩髎穴治肩周炎。

肩贞穴配天宗穴、肩外俞穴治肩痛。

肩贞穴配肩髃穴、肩髎穴、天宗穴、巨骨穴,治肩凝症。

肩贞穴配肩髃穴,有舒筋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肩臂疼痛,上肢瘫痪。

肩贞穴配天井穴,有消结散瘀的作用,主治淋巴结炎。

肩贞穴配完骨穴,有聪耳通窍的作用,主治耳鸣。

肩贞穴配曲池穴、手三里穴、外关穴、合谷穴,治上肢麻痹。

刺灸法

治法:寒则补之或灸之,热则泻之或水针。

针刺方法

向外斜刺1~1.5寸,或向前腋缝方向透刺[7]。肩部及肩胛部有酸胀感,或可有麻电感向肩及指端传导[7]。

注意:针刺时,切不可偏向内侧,以免损伤胸侧壁,造成气胸[7]。

艾灸方法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

肩贞穴解析

肩,穴所在部位肩部也。贞,古指贞卜问卦之意。该穴名意指小肠经气血由此上行阳气所在的天部层次。本穴物质为小海穴蒸散上行的天部之气,上行到本穴后此气冷缩而量少势弱,气血物质的火热之性对天部层次气血的影响作用不确定,如需问卜一般,故名。

肩贞为经穴名(Jiānzhēn SI9)。出《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属手太阳小肠经。肩即肩部,贞指第一,此穴为本经入肩部的第一穴,故名肩贞。主治肩胛痛,手臂麻痛,二肢不举,缺盆中痛,伤寒,寒热,耳聋,耳鸣,颌肿,瘰疬,肩胛疼痛,肩关节周围炎,腋汗,手臂不举,上肢麻木,齿痛,牙痛,颔肿,头痛,肩臂痛麻,上肢瘫痪,脑血管病后遗症,颈淋巴结结核等。

肩贞出处

《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脏俞五十穴……肩贞二穴。《针灸甲乙经》:肩贞,在肩曲胛下,两骨解间,肩髃后陷者中。

肩贞穴名解

肩即肩部,贞指第一,此穴为本经入肩部的第一穴,故名肩贞。

肩,项之下,臂与身连属处为肩。贞,通正。穴在夹臂缝中,举手与垂手皆不移其陷中。清静而贞,故以为名。《释名·释言语》:“贞,定也,精气不动惑也。正者不正,邪所干也;不定者定,精气复也。”肩贞之名具有双重含义。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寒热,项疬,适耳(鸣)无闻,引缺盆肩中热痛麻痹不举,肩贞主之。耳鸣无闻,肩贞及完骨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风痹,手臂不举。

《针灸大成》:主伤寒寒热,耳鸣耳聋,缺盆肩中热痛,风痹,手足麻木不举。

《类经图翼》:主治伤寒寒热,颔肿,耳鸣耳聋,缺盆肩中热痛,风痹手足不举。

研究进展

治疗乳痈

取肩贞、天宗,用2~2.5寸长毫针直刺,针用泻法,进针后提插至有酸、麻、胀痛感觉时,留针并以艾条灸针柄30~40min,每灸5min提插一次,在提插中,针感有的向肩胛和乳房扩散,灸至局部周围皮肤红晕面积达9~16cm2为度。

治疗肩周炎

针刺肩贞,可治疗肌纤维水肿,对粘连所导致的肩周炎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本文来源:http://www.aromaearth.com.cn/news/11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