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间神探】阴都穴

发布时间:2020-03-20   来源:热点资讯    点击:   
字号:

【www.aromaearth.com.cn--热点资讯】

阴都穴位位置

阴都穴在上腹部,当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阴都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4寸,旁开0.5寸处《类经图翼》。另说在脐上3寸,旁开0.5寸《针灸甲乙经》;脐上3寸,旁开1.5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阴都穴位位置图

阴都穴的准确位置图

取穴方法

仰卧位,在肓俞上4寸,中脘(任脉)旁开0.5寸处取穴。

阴都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仰卧取穴。

解剖位置

在腹直肌内缘,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八肋间神经。

阴都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及鞘内腹直肌、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血管、神经分布同石关。皮肤由第七、八、九肋间神经的前皮支重叠分布。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

布有第八肋间神经,并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通过。

阴都穴的作用

阴都穴意义:肾经冲脉的上行水气在此集散。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凉湿水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冷降后下走腹通谷穴,小部分吸热后上行天部。

特异性:足少阴经与冲脉之交会穴。

功效作用:阴都穴有和脾胃,调气机,降浊升清,调理胃肠,宽胸降逆的作用。

按摩阴都穴的作用

主治疾病

阴都穴主治胸腹部等疾患。如胸满气逆、胁肋胀痛、呕吐、胃痛、腹胀、肠鸣、便难、不孕、盗汗、疟疾等。

现代又多用阴都穴治疗肺气肿、胸膜炎、支气管哮喘、胃炎等。

阴都穴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泄泻,便秘等。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

五官科系统疾病:结膜炎,角膜白斑;

其它:胸膜炎,疟疾。

穴位配伍

阴都穴配建里穴、足三里穴,有理中气,和胃肠的作用,主治腹胀,肠鸣,腹痛。

阴都穴配巨阙穴治心中烦满;

阴都穴配三阴交穴、血海穴治闭经;

阴都穴配中脘穴、天枢穴、足三里穴、四缝穴治纳呆及小儿疳积。

刺灸法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或先泻后补或灸之,热则补之或水针。

针刺方法

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针感可放散至上腹。 不可深刺,以免刺伤胃。

艾灸方法

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阴都穴解析

附注:冲脉、足少阴会穴。

阴都为经穴名(Yīndū KI19)。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食宫。属足少阴肾经。阴都是冲脉、足少阴肾经的交会穴。阴为阳之对,指腹部,都即都会,此穴在腹部,为足少阴和冲脉之气会聚之处,故名阴都。

阴都穴别名

·阴都。阴,阴凉水湿也。都,都市也。该穴名意指肾经冲脉的上行水气在此集散。本穴物质为石关穴吸热上行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为云集之状,穴外气血不断地聚集本穴同时又不断地向外疏散,本穴如有都市的聚散作用,故名。

·食宫。食,胃所受之五谷也,此指脾土物质。宫,宫殿也,大的居住地也。食宫名意指随肾经冲脉气血上行的脾土尘埃在此冷降归地。本穴物质为石关穴吸热上行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散热冷降归于地部,随冲脉气血上扬的脾土尘埃亦回落地部,如同回到脾土应有的居住之地,故名食宫。

·通关。通,通过也。关,关卡也。通关名意指肾经冲脉的水湿之气在此仍有部分吸热上行。本穴物质为石关穴传来的水湿之气,性寒湿,其变化主要是散热冷降,因此寒湿水气大部分不能循肾经继续上行,只有小部分水气吸热后循肾经上行并保持肾经气血的流畅传递,此部分上行气血如闯关而行一般,故名通关。

·不宫。不,否定词,否定之意。宫,宫殿也。不宫名意指本穴冷降于地的脾土尘埃不能存留穴内。如食宫之名解,本穴天部的脾土尘埃冷降归地后,由于肾经上部经脉有经水经本穴下传,本穴的降地脾土无法存留穴内,故名不宫。

·冲脉足少阴之会。本穴物质既有肾经气血又有冲脉气血,故为冲脉足少阴之会。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冲脉、足少阴之会。

《针灸大成》:肺胀膨膨,气胀胁下热满痛,阴都(灸)太渊、肺俞。

《针灸集成》:盗汗不止。

本文来源:http://www.aromaearth.com.cn/news/11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