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romaearth.com.cn--培训】
小儿推拿图文之脾经(脾土),帮助宝宝补脾经小儿推拿,其特点是取穴以手臂部穴位为主,全身穴位为辅;手法灵巧独特,操作规范简便,且疗效显著。
第一节:脾经(脾土)
位置:
① :在拇指桡侧缘末节,自指尖至指间关节横纹处(用于直推法补 脾经)。
②在拇指桡侧缘自指尖至指根(用于直推法清补脾经)。
③在拇指的螺旋面(用于旋推法补 脾经)。
操作:
术者用左手的无名指和小指夹住小儿手,食指和拇指捏住小儿拇指,用右手拇指推之。
① :直推法:将小儿拇指屈曲,自指尖推至指间关节横纹处,称补脾经(或补脾土)
② :将小儿拇指伸直,自指根至指尖来回推,称清脾经(或清补脾经)。
③ :旋推法:拇指面旋推,顺时针方向为补,逆时针方向为泻。一般用300~500次。
作用:
脾为后天之本,补之可补 虚扶弱,补血生肌,进饮食,化痰涎,助消化,止泻痢;清之可清热利湿,消食化积。
主治:
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疳积,痢疾,惊厥,黄疸,湿痰,痿证,疹、痘不出,改变面色等。
说明:
经实验证明:推补脾经有以下作用:
①:对胃蠕动有促进作用。
②:可使胃液的酸度增高。
③:可使胃蛋白酶分泌增加。
④:对淀粉酶作用不明显。
脾经脾经
【位置】在拇指桡侧缘,指尖至指根成一线。
【操作】医者用左手握患儿之左手,同时以拇、食二指捏住患儿拇指,使之微屈,再用右手拇指自患儿拇指尖推向拇指根,称为补脾经;将患儿拇指伸直,自拇指根推向指尖,称为清脾经;来回推之,称为清补脾经。
【次数】100~500次。
【作用】健脾胃、补气血;清湿热、消食积、化痰涎。
【主治】体质虚弱、食欲不振、肌肉消受、消化不良、呕吐、泄泻、伤食、痢疾、便秘、黄疸、痰湿、咳嗽、便血及斑、疹隐而不透等症。
【临床应用】补脾经能健脾胃、补 气血。主治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引起的腹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肌肉消瘦等症多与推三关、捏脊、运八卦等合用。清脾经能清热化湿、利痰止呕。主治湿热熏蒸、皮肤发黄、恶心呕吐、腹泻、痢疾等症。多与清 天河水、清肺经、揉小天心、推小肠等清热利尿法合用。清补脾经 能和胃消食、增进食欲。用于饮食停滞,脾胃不和引起的胃脘痞滞、吞酸纳呆、腹泻、呕吐等症,常与运八卦、揉板门、分腹阴阳等合用。若湿热留恋久而不退或外感发热兼湿者,可单用本法治疗,清补脾经20~30 分钟,至微汗出,效果较好。小儿脾胃薄弱,不宜攻伐太过,一般情况下,脾经多用补法,体壮邪实者方可用清法。另外,小儿体虚,疹出不透时,推补本穴,可使隐疹透出,但手法宜快而重,具有补中有泻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