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中穴]脊中穴

发布时间:2020-04-03   来源:职业    点击:   
字号:

【www.aromaearth.com.cn--职业】

脊中穴位位置

标准定位:脊中穴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1胸椎棘下凹陷中,属督脉。

脊中穴位位置图

脊中穴的准确位置图

脊中穴位于脊柱区,当后正中线上,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伏卧取穴。

取穴方法

取穴时采用俯伏坐位,脊中穴位于背部第十一、十二胸椎棘突之间。

穴位解剖

脊中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浅层主要布有第十一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棘突间的椎外(后)静脉丛,第十一胸神经后支的分支和第十一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

布有第十一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第十一肋间动脉后支。

脊中穴的作用

脊中穴意义:脊骨中外输的高温高压水液在此急速气化。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阳气。

运行规律:散热后循督脉传于中枢穴和悬枢穴。

脊中穴的作用和功效

脊中穴功效:壮阳益气,脊中穴有健脾利湿、解痉固脱、宁神镇静作用。

主治病症

脊中穴主要用于脾胃及腰脊疾患等。如急性胃肠炎、腹胀、腹泻、呕吐、胃溃疡、胃神经痛、小儿痢下赤白、黄疸、肝炎、腰脊强痛及小儿疳积、风痫癫邪、精神分裂症等。

脊中穴主治腰脊强痛,黄疸,腹泻,痔疮,脱肛,癫痫等。

腰脊强痛,腹满,不嗜食,小儿疳积,黄疸,脱肛,癫痫,感冒,增生性脊椎炎,胃肠功能紊乱,肝炎。

穴位配伍

配足三里穴、中脘穴治腹胀胃痛;

配上巨虚穴、下巨虚穴治腹泻痢疾;

配鸠尾穴、大椎穴、丰隆穴治癫痫;

配肾俞穴、太溪穴治腰膝痛;

配至阳穴、阳陵泉穴、胆俞穴治黄疸。

脊中穴配中枢、足三里、悬枢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脊中穴配涌泉治癫痫。

脊中配肾俞、命门、中膂俞、腰俞,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主治腰闪挫疼痛。

脊中配足三里,有补益气血的作用,主治眼暗,头昏。

刺灸法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针刺方法

向上斜刺0.5~1寸。

艾灸方法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脊中穴解析

脊中为经穴名(Jǐzhōng GV6)。出《针灸甲乙经》。别名神宗、脊俞。属督脉。脊即脊柱,中即中间,脊柱古作二十一椎,穴在第十一椎下,正当其中,故名脊中。

脊中。脊,穴内气血来自脊骨也。中,与外相对,指穴内。脊中名意指脊骨中的高温高压水液外出体表后急速气化为天部阳气。本穴为人体重力场在背部体表的中心位置,穴内气血为脊骨内外输的高温高压水液,水液出体表后急速气化为天部阳气,故名脊中。脊俞名意与脊中同,俞同输。

神宗。神,与鬼相对,指天部阳气也。宗,祖宗也,气之源头也,水也。神宗名意指穴内的天部阳气为来自脊骨中的高温高压水液所化。理同脊中名解。

文献摘要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禁不可灸,灸则令人腰背伛偻。

《类经图翼》:小儿痢下赤白,秋末脱肛,每厕肛痛不可忍者,灸之亦无妨。

《针灸聚英》:素问刺中髓为伛,行针宜慎之。

研究进展

针麻剖腹产:脊中配命门、腰俞,与其他穴组对比,效果最佳。

癫痫:配筋缩埋线,每3个月埋1次。

本文来源:http://www.aromaearth.com.cn/jiaoyu/13614.html